FD-1080,CAS:1151666-58-8 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

FD-1080

FD-1080,CAS:1151666-58-8 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

目前研究和临床常用的为可见光区(400-70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700-900 nm)的荧光染料。相较于可见光区和近红外一区荧光,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在机体的散射和组织吸收变少,此波段的生物自荧光效应极低,在体内成像中展现出更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等优势,NIR-II荧光成像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下面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1、石墨类负极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石墨,英文名graphite,石墨质软、有滑腻感,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抗腐蚀、抗热震、强度大、韧性好、自润滑强度高、导热、导电性能强等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能。

石墨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而在冶金、机械、电气、化工、纺织、国防等工业部门获得广泛应用,比如石墨模具、石墨电极、石墨耐火材料、石墨润滑材料、石墨密封材料等。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理想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层面由SP2的碳原子形成类似苯环的巨大平面,层平面间的碳原子以δ键相互连接,键长0.142nm,键角120°。层面之间还有个连接所有碳原子的大π键。层间为0.3354nm。两种晶型:六方晶系-2H(a)和菱角体晶系-3R(b)两种晶型可以相互转换:研磨和加热。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石墨的嵌锂机理

石墨理论容量372mAh/g,当然只有石墨化度非常高的材料才可以达到这个值。但是所有碳素材料在经过首次充放电时都会存在由于副反应带来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随着负极电位的降低,直到电解液中成分在负极表面形成一种稳定的钝化膜(SEI)而停止。首次放电出现四个电压平台(如下图),其中ASEI的形成,石墨大部分容量在0.3~0.005V范围内。除A之外,不同的电压平台对应着不同的嵌锂状态,分别称之为四阶、三阶化合物…最后形成LiC6,达到理论容量372mAh/g,晶面间距变为0.37

在完全插锂状态的石墨LiC6墨片排列方式发生转变(如下图):由ABABAB…转变为AAAA…排列方式。部分人造石墨较难转换排列方式,容量较低。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石墨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需经过一些处理方式,才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比如我们常见的氧化处理、机械研磨之类的。而人造石墨则是从有机物(气态、液态、固态)转变成石墨。

作为负极材料,石墨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石墨的低电位,与电解质形成界面膜,并且容易造成析锂;离子迁移速度慢,故而充放电倍率较低;层状结构的石墨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嵌的过程中会发生约10%的形变,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2、非石墨类负极

如上,非石墨类负极主要有硬碳和软碳。

软碳(softcarbon),也就是易石墨化碳,是指在2000℃以上能够石墨化的无定行碳,结晶度低,晶粒尺寸小,晶面间距较大,与电解液相容性好。但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高,输出电压较低,由于他的性能,一般不直接做负极材料,是制造天然石墨的原料,常见的有石油焦、针状焦等。

硬碳(hardcarbon),亦难石墨化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这类碳在3000℃的高温也难以石墨化。硬碳有树脂碳(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糠醇等)、有机聚合物热解碳(PVA,PVC,PVDF,PAN)、碳黑(乙炔黑);有利于锂的嵌入而不会引起结构显著膨胀,具有很好的充放电循环性能。

硬碳容量大于常规碳类材料的理论容量,高倍率、循环性能、安全性能优,但是首效低,大概85%,电压平台3.6V低于石墨的3.7V,成本高。改进思路主要为提高首效(降低比表面积,形成更规则的硬碳;表面包覆,控制SEI形成);提高材料收率,降低成本。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从图片对比得出,HC较常规的石墨类负极材料,结构更稳定。

3.硅基负极材料

硅作为目前发现的理论克容量较高的负极材料,其前景相当广阔,成功的应用,将会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从上图可知,硅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超过石墨的372mAh/g的十倍以上,这个数字的概念想必大家都清楚,充一次电实现1000公里将有可能实现。

硅的电压平台比石墨高了一点,这样的好处就是充电时候析锂的可能性不大,安全性能上,较石墨有很大的优势。从硅的来源来看,硅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元素之一,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硅的充放电机理和石墨的充放电机理有所不同,石墨是锂的嵌入和脱嵌,硅则是合金化反应。

硅的较大的缺陷,就是体积膨胀。

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的脱嵌锂反应将伴随大的体积变化(>300%),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化,导致电极材料间及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分离,进而失去电接触,致使容量迅速衰减,循环性能恶化。由于剧烈的体积效应,硅表面的SEI膜处于破坏重构的动态过程中,会造成持续的锂离子消耗,进一步影响循环性能。

也正是因为他的300%的体积膨胀,限制了现阶段的商业化应用。都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现在研究的解决硅充放电膨胀的方法有纳米硅、多孔硅、硅基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其中硅、碳复合材料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包覆型、嵌入型和分散型。

纳米硅,通过制备成纳米线,使得所有的硅得到利用,并预留膨胀空间,可有效改善循环性能。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工艺制程复杂,制备难度较大。

多孔硅,也是通过预留硅膨胀空间,改善循环性能。但压实密度较小,工艺流程复杂,制备困难。(看起来有点密密麻麻般的。。。)

/碳复合材料,主要是碳包覆,如下图,虽然预留了膨胀空间,改善了循环性能,但是压实密度小,且工业化难度大。

锂金属负极材料

金属锂,是密度较小的金属之一了,标准电极电位-3.04V,理论比容量3860mAh/g,从这个数据看,仅次于硅的4200mAh/g了。应用领域锂硫电池(2600wh/kg)、锂空气电池(11680wh/kg)等。

锂金属电池有着很高的容量表现,但是使用中,由于存在锂枝晶、负极沉淀、负极副反应现象,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故而现阶段处于概念性阶段。

锂硫电池,结构示意图和方程式如下,硫也是自然界存在非常广泛的元素,锂硫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2600wh/kg)有可能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研发的重心。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锂硫电池结构图

带你了解常见碳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锂硫电池反应方程

锂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和反应方程式如下,锂空气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11680wh/kg),接近燃油的能量密度,环境友好,反应生成物为水。

钛酸锂,尖晶石结构,电位平台1.5V,三维离子扩散通道,晶格稳定,理论容量176mAh/g。该材料具有高安全、高倍率、长寿命的特点。

高安全性,刚才我们说到,电压平台1.5V,不析锂,耐过充过放,高温和低温性能优异。

高倍率,想必石墨具有更高的离子扩散系数,25℃时锂离子在钛酸锂中的扩散系数(2*10^-8cm2/s)比石墨高出一个数量级。

寿命长,因其晶格稳定,结构稳定,零应变,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微乎其微,不形成SEI膜,没有SEI膜破损造成的负面影响。

该材料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离子交换法。通过对Li2CO3TiO2,按照比例(li:Ti0.84)进行球磨,可掺杂Zr等进行改性,增加炭黑提高电导率。制备温度约在800-1000℃,一般时间越长,晶格生长越完整。

其实可以看到,虽然相对石墨,他具有更高的离子扩散率,高安全,长寿命,可是他的导电能力差,需要碳包覆和掺杂改性;电位高,与高电位正极材料只能形成2.4-2.6V电压,需降低钛酸锂电位(金属取代部分Ti);理论容量偏低,176mAh/g相对于石墨的372mAh/g,容量上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独立有机合成实验室,可以自主生产合成各种无机纳米材料,我们可以合成从零维/一维/二维/三维四个分类来提供几十个产品分类和几千种纳米材料,以及他们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及复合定制材料等等,我公司自产的产品纯化纯度高达98%+以上并可以提供液相图谱来佐证纯度,并且提供相关技术指导服务。

相关定制列表

T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NiSnO_3/石墨烯复合材料

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

二硫化钛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Cr2O3/TiO2电池负极材料

Si/Ti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O2/石墨烯

蜂窝状的TiO2/石墨烯(GNs)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TiO2/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TiO_2/石墨烯(TiO_2/G)复合材料

TiO2/石墨烯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纳米结晶态钛酸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

纳米金属氧化物V_2O_5(TiO_2)/S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Si基复合材料Si/TiO2及Si/TiO2/C

层状堆叠的TiO2/MoS2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TiO2(B)-C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TiO/C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α-Fe2O3/C复合材料

石墨烯-TiO2(B)纳米管复合材料

Li4 Ti5 O12纳米片/TiO2纳米颗粒复合材料

NiO/TiO2-B一维复合纳米材料

一维纳米结构TiO2/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复合Sn,Si等高容量的负极材料

Si@TiO2复合蛋黄-蛋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Li4Ti5O12/TiO2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基NixSy,MoS2,TiO2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Si@void@TiO

Cr2O3/TiO2复合材料

SiO2@TiO2复合材料

N-掺杂C包覆TiO2纳米复合材料

TiO2-Carbon复合材料

V2O5(TiO2)/S复合材料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包裹的SnO2-TiO2纳米复合材料

Fe2O3/TiO2纳米管通管阵列

二氧化钛负载硫复合材料HC-TiO2/S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O_2与TiO_2/GO

掺杂的双连续介孔二氧化钛和碳的复合材料

Cu2O@TiO2核-壳复合材料

豌豆状的Sb@TiO2复合材料

新型TiO2-B@NiO纳米复合结构

以上内容来自

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列表


荧光染料

Exnm

Emnm

FITC

490

525

TRITC

547

572

Cy2

489

506

Cy3

555

570

Cy5

646

620

Cy5.5

675

694

Cy7

750

773

Calcein

494

517

Rhodamine 110

496

520

Rhodamine B

555

580

5-Carboxy Fluorescein

492

518

5-FAM, SE

492

520

6-TAMRA SE

543

575

6-Carboxy-X-rhodamine

568

590

Alexa TM 488

490

520

BODIPY

530

550

Alexa TM 546

555

570

Pyronin Y

550

580

Thiadicarbocyhaiine

651

670

Alexa TM 594

590

615

6-Aminofluorescein

490

520

Dhaisyl chloride

337

492

Rhodamine 123

507

529

4-Methylumbelliferone

385

502

5-carboxy-2,7-dichlorofluorescein

504

529

5-Carboxynapthofluorescein

512

568

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 (5-TAMRA)

542

568

5-FAM (5-Carboxyfluorescein)

492

518

5-ROX (carboxy-X-rhodamine)

567

591

5-TAMRA (5-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

548

552

Acriflavin

436

520

Alexa Fluor 350™

346

442

Alexa Fluor 430™

431

540

Alexa Fluor 488™

492

520

Alexa Fluor 532™

531

553

Alexa Fluor 568™

577

603

Alexa Fluor 633™

632

650

Alexa Fluor 680™

679

702

AMCAAminomethylcoumarin

345

425

Aminocoumarin

346

442

Anthrocyl stearate

381

446

APC-Cy7

655

755

Atabrine

436

490

Aurophosphine

490

515

Bisbenzamide

360

461

Bodipy 492/515

490

515

Bodipy 500/510

500

510

Bodipy 530/550

528

547

Bodipy 576/589

579

590

Catecholamine

410

470

Coumarin Phalloidin

387

470

Dhaisyl Amine

337

517

Dhaisyl Chloride

372

518

Hydroxycoumarin

325

386

NBD

466

539

PerCP

488

675

Nile Red

556

590

Noradrenaline

340

490

Thiolyte

385

488

Merocyhaiin

555

578

BODIPY TMR

542

568

Flav7-NHS ester 有机无机近红外染料 修饰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研究应用

Flav7-NHS ester 有机无机近红外染料 修饰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研究应用

目前研究和临床常用的为可见光区(400-700 nm)和近红外一区(NIR-I,700-900 nm)的荧光染料。相较于可见光区和近红外一区荧光,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 nm)荧光在机体的散射和组织吸收变少,此波段的生物自荧光效应极低,在体内成像中展现出更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等优势,NIR-II荧光成像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虽然一些无机材料如稀土下转换纳米颗粒,碳纳米管,量子点能够实现近红外第二窗口区的发射,但是它们的发射波长都位于近红外第一窗口内,同时含有重金属元素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进入活体后代谢缓慢,临床应用性受限,这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相对于无机材料,有机荧光染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由于有机染料具有相对分子量较小,易于代谢,同时也可以实现近红外第二窗口区的发射。

产地:上海

纯度:99%

用途:仅用于科研

PCN-333(Al)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as1843260-12-7的定制合成

PCN-333(Al)cas1843260-12-7

PCN-333(Al)

CAS NO.:1843260-12-7

分子式:C48H29Al3N6O16

分子量:1026.72

材料名称:PCN-333(Al)

其他名称:NA

CAS:1843260-12-7

结构信息

单位分子式 C48H24N6O16Al3 单位分子量 1021.49

配位金属 Al 配体

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CAS:61414-16-2)

孔径 窗口:2.6nm, 3.0nm;孔径: 1.1nm 3.4nm  5.5nm 孔容 3.8 cm3/g

比表面 BET比表面 3000-3500 m2/g

PCN-333(Al)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as1843260-12-7的定制合成

产品性状

产品形貌 白色粉末

White Powder  

粒径 不规则微米颗粒

稳定性

1) 空气中稳定,水溶液和弱酸性-弱碱溶液中稳定(PH 3-10),有机溶剂稳定

2) 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大于400℃

保存和活化方法

1) 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干燥密封保存

2) 建议使用前120度(真空)烘箱活化10小时

其他特性

荧光:NA

应用领域

1) 良好的孔道可用于气体或污染物吸附

2) 超大的微孔孔径3-5nm可用于吸附包埋较大的药物分子或酶

 

PCN-333(Al)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as1843260-12-7的定制合成

 产地:上海

纯度:99%

用途:仅用于科研

供应商: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介绍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生物应用性质优势说明


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生物应用性质优势说明

(1)量子点的发射光谱可以通过改量子点的尺寸大小来控制。通过改量子点的尺寸和它的化学组成可以使其发射光谱盖整个可见光区。以cdTe量子为例,当它的粒径从2.5nm生长到4.0nm时,它们的发射波长可以从510nm红移到660nm。而硅量子点等其他量子点的发光可以到近红外区。

(2)量子点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量子点的光强度比常用的有机材料“罗丹明6G高20倍,它的稳定性更是“罗丹明6G"的100倍以上。因此量子点可以对标记的物体进行长时间的观这也为研究细胞中生物分子之间长期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一般来讲,共价型的量子点如硅量子点)比离子型的量子点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

3)量子点具有宽的激发谱和窄的发射谱。使用同一激发光源就可实现对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进行同步检测,因而可用于多色标记极大地促进了在光标记中的应用。而传统的有机英光染料的激发光波长范围较窄,不同光染料通常需要多种波长的激发光来激发,这给实际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此外,量子点具有窄而对称的光发射峰,且无拖,多色量子点同时使用时不容易出现光谱交。

(4)生物相容性好。量子点经过各种化学修饰之后,对生物体危害小,可进行生物活体标记和检测。在各种量子点中,硅量子点具有的生物相容性。对于含镉或铅的量子点有必要对其表面进行包衰处理后再开展生物应用。

由于其激子波尔半径比Ⅱ-Ⅵ族的大,量子限域效应明显,消光系数大,发射光谱频率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并延伸至近红外区域,尤其是不含有重金属元素,InP量子点在平板显示背光源、照明、生物医学标记、指纹识别,以及太阳能领域具有的应用。 牧科纳米应用独特专有技术合成的InP/ZnS量子点具有稳定性好,荧光发射峰范围广,发光效率高,波长可调等诸多优异特性。

介绍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生物应用性质优势说明

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生物应用性质优势说明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量子点材料供应商,我公司提供荧光量子点系列产品(Fluorescent Quhaitum Dot)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多种近红外二区量子点近红外量子点的定制/ZnCdSe/ZnS/PbSCdSe/PbS/Ag2Te/Ag2Se。我们可以提供量子点表面修饰药物小分子/量子点表面修饰糖类小分子/量子点表面修饰功能性小分子/PEG化的药物-量子点/咪唑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氨基-甲酰基咪唑修饰还原石墨烯等定制量子点产品。

相关产品:

近红外二区硫化镉(CdS)QDs

近红外二区石墨烯量子点(GQDs)

近红外二区硒化铅PbSe量子点

近红外二区量子点In P/ZnS

水溶性CdTe/CdS近红外二区量子点

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碲化镉CdTe

近红外二区荧光材料量子点Qdot800

关于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氮、硫参杂)的意义你知道多少?

关于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氮、硫参杂)的意义你知道多少?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产品名称:石墨烯量子点(氮、硫参杂)

别称: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蓝光氮硫双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近红外光发射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粒度:1.91-6.22 nm

发光颜色,双发射:蓝光(Ex: 350 nm; Em: 450 nm);红外光(Ex: 700 nm; Em: 825 nm)

量子产率:20%左右(蓝光,相对量子产率,参照物:香豆素153)

溶剂:水

合成方法: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加硫脲混合超声加热合成

关于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氮、硫参杂)的意义你知道多少? 

产品介绍:

碳量子点是一种三维尺寸小于0 nm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法、电化学氧化法、水热法和微波法等,但是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很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备高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显得尤为必要。以抗坏血酸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然后通过透析和冷冻干燥得到提纯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粉末。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尺寸在2-4nm范围内。其荧光发射光谱波长随激发光谱波长增加而增加。氮掺杂碳量子点对Cu2+具有选择性荧光猝灭现象,说明其可用于对Cu2+的特异性检测。

碳量子点(CQD)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颗粒,具有光电学性质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廉价的制备成本等特点。所以在光学成像、光电子器件、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生化分析检测和光催化等领域都体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且不含任何重金属元素,因此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得到应用。但目前,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普遍不高,这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染料分子相比,量子点确实具有多种优势。无机微晶能够承受多次的激发和光发射,而有机分子却会分解,持久的稳定性可以让研究人员更长时间地观测细胞和组织,并毫无困难地进行界面修饰连接。量子点的好处是有丰富的颜色。生物体系的复杂性经常需要同时观察几种组分,如果用染料分子染色,则需要不同波长的光来激发,而量子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使用不同大小(进而不同色彩)的纳米晶体来标记不同的生物分子。使用单一光源就可以使不同的颗粒能够被即时监控。量子点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得它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制备方法:

a.以1,3,6-三硝基芘为前驱物,将0.05~1.0g的1,3,6-三硝基芘在超声条件下均匀分散在水中,制成1,3,6-三硝基芘浓度为1~100mg/ml的1,3,6-三硝基芘分散液,之后再向1,3,6-三硝基芘分散液中加入0.05~5g亚硫酸铵,继续超声分散混合溶液至少10分钟,得到1,3,6-三硝基芘和亚硫酸铵充分混合的反应物体系溶液,然后将反应物体系溶液转入到容积为10~50ml的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120~23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6~24h,制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制备1,3,6-三硝基芘分散液时进行超声处理10~50分钟,得到1,3,6-三硝基芘浓度为1~30mg/ml的1,3,6-三硝基芘分散液;

b.待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自然冷却后,将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取出,用孔径不大于的220nm的微孔滤膜对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滤液转移到透析袋内进行透析,经过透析分离纯化后,从而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溶液。优选将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在不低于100℃下进行烘干,最后得到黑色的石墨烯量子点粉末。

基于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材料的应用,将基于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应用于双光子细胞生物组织成像,将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和细胞培养基进行共同培养1-3h,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浓度为10~100mg/l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在双光子显微镜下对通过培养得到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观测,获得细胞的双光子成像的荧光照片。在双光子显微镜下,在对通过培养得到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观察过程中优选采用的激发波长为800nm。

量子点还有以下具体意义:

① 量子点具有其荧光发射波长可通过改变本身的尺寸和组成进行调节的特点。其激发光谱宽而连续,吸光系数大,荧光强度高,荧光发射峰窄而对称,无长波拖尾。

② 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激发光的波长和发射光波长的峰值之间差异大,故能避免发射谱与激发谱的重叠。

③ 量子点具有光稳定性好,耐光漂白。它可以经受反复多次的激发,而不像有机荧光染料那样容易发生光漂白,这为研究细胞中生物分子之间长时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④ 量子点荧光寿命较长,可持续长达200ns。当光激发关闭数纳秒以后,大多数的自发荧光背景已经衰减,而量子点荧光仍然存在,此时即可获得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⑤ 单光源多信号检测,可同时实现多组分的同时检测。

⑥ 检测灵敏度极高。

关于我们: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的纳米靶向试剂及材料供应商,我公司实验室开发上市荧光量子点系列产品(Fluorescent Quhaitum Dot),我们可以提供4种不同核壳型的荧光量子包括有:CdSe/ZnS硒化镉-硫化锌量子点 ,CdS/ZnS硫化镉-硫化锌荧光量子点,InP/ZnS磷化铟-硫化锌荧光量子点,ZnSe/ZnS硒化锌-硫化锌荧光量子点四种。同时我们还提供不同表面配体的核壳型荧光量子点产品包括有:十八胺、alkyl、油酸、氨基和羧基。我们的Fluorescent nhaiocrystals产品还包括脂溶性的和水溶性的,水溶性的是通过包裹一层聚乙二醇PEG而实现水溶性的,表面可以修饰氨基和羧基。

运输说明:

低温产品:低温产品运输过程中加装冰袋运输。

常温产品:常温产品运输过程中无需加冰或者特殊包装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蓝光氮硫双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蓝光氮硫双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产品一般特性

产品名称石墨烯量子点(氮、硫参杂

别称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蓝光氮硫双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近红外光发射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粒度1.91-6.22 nm

发光颜色,双发射蓝光(Ex: 350 nm; Em: 450 nm;红外光Ex: 700 nm; Em: 825 nm

量子产率:20%左右蓝光相对量子产率,参照物:香豆素153

溶剂

合成方法: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加硫脲混合超声加热合成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蓝光氮硫双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产品介绍:

碳量子点是一种三维尺寸小于0 nm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有电弧法、电化学氧化法、水热法和微波法等,但是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很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备高量子产率的碳量子点显得尤为必要。以抗坏血酸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然后通过透析和冷冻干燥得到提纯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粉末。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粒径均一,尺寸在2-4nm范围内。其荧光发射光谱波长随激发光谱波长增加而增加。氮掺杂碳量子点对Cu2+具有选择性荧光猝灭现象,说明其可用于对Cu2+的特异性检测。

碳量子点(CQD)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颗粒,具有光电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廉价的制备成本等特点。所以在光学成像、光电子器件、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生化分析检测和光催化等领域都体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且不含任何重金属元素,因此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得到应用。但目前,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普遍不高,这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等领域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染料分子相比,量子点确实具有多种优势。无机微晶能够承受多次的激发和光发射,而有机分子却会分解,持久的稳定性可以让研究人员更长时间地观测细胞和组织,并毫无困难地进行界面修饰连接。量子点的好处是有丰富的颜色。生物体系的复杂性经常需要同时观察几种组分,如果用染料分子染色,则需要不同波长的光来激发,而量子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使用不同大小(进而不同色彩)的纳米晶体来标记不同的生物分子。使用单一光源就可以使不同的颗粒能够被即时监控。量子点特殊的光学性质使得它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物筛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等研究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制备方法:

a.以1,3,6-三硝基芘为前驱物,将0.05~1.0g的1,3,6-三硝基芘在超声条件下均匀分散在水中,制成1,3,6-三硝基芘浓度为1~100mg/ml的1,3,6-三硝基芘分散液,之后再向1,3,6-三硝基芘分散液中加入0.05~5g亚硫酸铵,继续超声分散混合溶液至少10分钟,得到1,3,6-三硝基芘和亚硫酸铵充分混合的反应物体系溶液,然后将反应物体系溶液转入到容积为10~50ml的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在120~230℃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6~24h,制备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制备1,3,6-三硝基芘分散液时进行超声处理10~50分钟,得到1,3,6-三硝基芘浓度为1~30mg/ml的1,3,6-三硝基芘分散液;

b.待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自然冷却后,将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取出,用孔径不大于的220nm的微孔滤膜对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产物进行过滤,再将过滤后的滤液转移到透析袋内进行透析,经过透析分离纯化后,从而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溶液。优选将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在不低于100℃下进行烘干,最后得到黑色的石墨烯量子点粉末。

基于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材料的应用,将基于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应用于双光子细胞生物组织成像,将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和细胞培养基进行共同培养1-3h,得到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浓度为10~100mg/l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在双光子显微镜下对通过培养得到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观测,获得细胞的双光子成像的荧光照片。在双光子显微镜下,在对通过培养得到的双光子荧光探针-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进行观察过程中优选采用的激发波长为800nm。

量子点还有以下具体几点好处:

① 量子点具有其荧光发射波长可通过改变本身的尺寸和组成进行调节的特点。其激发光谱宽而连续,吸光系数大,荧光强度高,荧光发射峰窄而对称,无长波拖尾。

② 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激发光的波长和发射光波长的峰值之间差异大,故能避免发射谱与激发谱的重叠。

③ 量子点具有光稳定性好,耐光漂白。它可以经受反复多次的激发,而不像有机荧光染料那样容易发生光漂白,这为研究细胞中生物分子之间长时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④ 量子点荧光寿命较长,可持续长达200ns。当光激发关闭数纳秒以后,大多数的自发荧光背景已经衰减,而量子点荧光仍然存在,此时即可获得无背景干扰的荧光信号。

⑤ 单光源多信号检测,可同时实现多组分的同时检测。

⑥ 检测灵敏度极高。

关于我们: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的纳米靶向试剂及材料供应商,我公司实验室开发上市荧光量子点系列产品(Fluorescent Quhaitum Dot),我们可以提供4种不同核壳型的荧光量子包括有:CdSe/ZnS硒化镉-硫化锌量子点 ,CdS/ZnS硫化镉-硫化锌荧光量子点,InP/ZnS磷化铟-硫化锌荧光量子点,ZnSe/ZnS硒化锌-硫化锌荧光量子点四种。同时我们还提供不同表面配体的核壳型荧光量子点产品包括有:十八胺、alkyl、油酸、氨基和羧基。我们的Fluorescent nhaiocrystals产品还包括脂溶性的和水溶性的,水溶性的是通过外围包裹一层聚乙二醇PEG而实现水溶性的,表面可以修饰氨基和羧基。

纯度 98%

货期 一周

包装:瓶装/袋装

产地:上海

厂家: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功能基团 羧基(-COOH)
粒径 6 nm~12 nm
最大发射波长 585 nm ± 5 nm
半峰宽 ≤35 nm
量子产率 ≥7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硼酸盐缓冲溶液 pH9.0
规格 200 μL, 8 μmol/L

NM2-10

NM2-10

神经末梢探针是一系列阳离子型苯乙烯基荧光染料,用于跟踪神经肌肉连接或突触的突触活动。这类染料通常具有亲脂性尾部(两个碳链)和带阳离子的高亲水性头部。神经 末梢染料被命名为 NerveRed 或 NerveGreen 后接一个碳数,表示亲脂性尾巴的长度。NM 染料具有相似的结构,此外,它们在带正电的头部具有醛固定胺。

产品名称 NM2-10
英文名称 NM2-10
CAS /
分子式 C25H37Cl3N4
分子量 503.5
存储条件 -20°干燥避光
Ex/Em(nm) 510/625(in MeOH);~480/600 (in membranes)
性状 深红色固体
溶解性 water

NM1-44

NM1-44

神经末梢探针是一系列阳离子型苯乙烯基荧光染料,用于跟踪神经肌肉连接或突触的突触活动。这类染料通常具有亲脂性尾部(两个碳链)和带阳离子的高亲水性头部。 神经末梢染料被命名为 NerveRed 或 NerveGreen 后接一个碳数,表示亲脂性尾巴的长度。NM 染料具有相似的结构,此外,它们在带正电的头部具有醛固定胺。

产品名称 NM1-44
英文名称 NM1-44
CAS /
分子式 C31H52Cl3N4
分子量 587.5
存储条件 -20°干燥避光
Ex/Em(nm) 510/625(in MeOH); :~480/600 (in membranes)
性状 深红色固体
溶解性 water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产品名称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中文名称 油溶性硒化镉锌量子点ZnCdSe/ZnS QDs
英文名称 ZnCdSe/ZnS Oil-Soluble QDs Product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表面配体 油酸(Oleic Acid)
粒径 5 nm~10 nm
最大发射波长 625 nm±5 nm
半峰宽 ≤35 nm
量子产率 ≥9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正己烷溶液
规格 3 mg/mL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功能基团 羧基(-COOH)
粒径 6 nm~12 nm
最大发射波长 605 nm ± 5 nm
半峰宽 ≤30 nm
量子产率 ≥8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硼酸盐缓冲溶液 pH9.0
规格 200 μL, 8 μmol/L

NM4-64

NM4-64

神经末梢探针是一系列阳离子型苯乙烯基荧光染料,用于跟踪神经肌肉连接或突触的突触活动。这类染料通常具有 亲脂性尾部(两个碳链)和带阳离子的高亲水性头部。神经末梢染料被命名为 NerveRed 或 NerveGreen 后接一个碳数, 表示亲脂性尾巴的长度。NM 染料具有相似的结构,此外,它们在带正电的头部具有醛固定胺。

产品名称 NM4-64
英文名称 NM4-64; AM4-64
CAS /
分子式 C29H45N4Cl3
分子量 555.5
存储条件 -20°干燥避光
Ex/Em(nm) 510/750 (in membranes)
性状 紫色固体
溶解性 water

NM4-66

NM4-66

神经末梢探针是一系列阳离子型苯乙烯基荧光染料, 用于跟踪神经肌肉连接或突触的突触活动。这类染料通常具有亲脂性尾部(两个碳链)和带阳离子的高亲水性头部。神经末梢染料被命名为 NerveRed 或 NerveGreen 后接一个碳数,表示亲脂性尾巴的长度。NM 染料具有相似的结构,此外,它们在带正电的头部具有醛固定胺。

产品名称 NM4-66
英文名称 NM4-66;AM4-66
CAS /
分子式 C41H57F9N4O6
分子量 872.85
存储条件 -20°干燥避光
Ex/Em(nm) 510/750 (in membranes)
性状 紫色固体
溶解性 water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结构图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功能基团 羧基(-COOH)
粒径 6 nm~12 nm
最大发射波长 625 nm ± 5 nm
半峰宽 ≤30 nm
量子产率 ≥8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硼酸盐缓冲溶液 pH9.0
规格 200 μL, 8 μmol/L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产品名称 镉系ZnCdSe/ZnS油溶性量子点
中文名称 油溶性硒化镉锌量子点ZnCdSe/ZnS QDs
英文名称 ZnCdSe/ZnS Oil-Soluble QDs Product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表面配体 油酸(Oleic Acid)
粒径 5 nm~10 nm
最大发射波长 525 nm±5 nm
半峰宽 ≤35 nm
量子产率 ≥9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正己烷溶液
规格 3 mg/mL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产品名称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ZnCdSe/ZnS QDs
无机组成 ZnCdSe/ZnS
功能基团 羧基(-COOH)
粒径 6 nm~12 nm
最大发射波长 525 nm ± 5 nm
半峰宽 ≤35 nm
量子产率 ≥70%
保存条件 4-8 ℃密封、暗处保存
溶剂 硼酸盐缓冲溶液 pH9.0
规格 200 μL, 8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