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粒径
羧基胶乳微球|氨基胶乳微球|平板胶乳微球(可选粒径及表面不同基团修饰)
羧基胶乳微球|氨基胶乳微球|平板胶乳微球(可选粒径及表面不同基团修饰)
乳胶微球由聚苯乙烯作为基础材料构成。通过独特的表面修饰工艺,使微球带有不同的功能性基团,并实现功能基团数量可控。我们能够提供客制化服务,制备各种粒径的微球,以满足客户对灵敏度和线型范围的要求。
应用:
乳胶微球应用范围广泛,诸如“粒子增强免疫比浊 (PET)”、“固相免疫分析”、“乳胶凝集试验”、以及“微球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技术参数:
1.材质:聚苯乙烯高分子聚合物
2.粒径:80 nm-400 nm
3.表面修饰:羧基
4.密度:1.05g/cm3
5.分散介质:纯水
6.微球折射率:1.59(589nm 波长,25℃)
7.均一度:CV<5%
8.尺寸范围:20 nm-100 μm
9.添加剂:恒量表面活性剂
10.储存条件:2-25℃ 保存,切勿冷冻
性能特点:
表面功能基团充足,可高效偶联足量目的蛋白
微球粒径均一。表面功能基团稳定可控,实现重复性良好
可实现规模化供应且性能稳定,单批次产能可达100L
可定制化微球粒径与表面功能基团,满足客户 不同的产品开发需求
相关产品:
红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蓝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黄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绿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黑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紫色乳胶微球 粒径100nm-700nm 1.0μm-10.0μm
以上产品源于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有其他信息或产品信息咨询我们。
聚合物磁性微球 (化学偶联)|材质四氧化三铁|伽玛氧化铁|粒径可选
聚合物磁性微球 (化学偶联)|材质四氧化三铁|伽玛氧化铁|粒径可选
产品列表:
磁性微球 二氧化硅磁性微球 表面基团(NH2/COOH/Epoxy/SiOH) 粒径(0.1-5μm)
脲醛树脂磁性微球 表面基团(NH2/COOH/Epoxy/SiOH) 粒径(1-9μm)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表面基团(NH2/COOH/EpoxySiOH) 粒径(0.5-5μm)
三氧化二铁磁性微球 表面基团(氨基/羧基/环氧基/硅醇基/链霉亲和素) 粒径(0.1-5μm)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微球 表面基团(SiOH硅醇基/Epoxy环氧基/COOH羧基/NH2氨基) 粒径(100nm-600nm)
磁性吸附剂 表面基团(NH2/COOH/Epoxy/SiOH) 粒径(0.1-5μm)
单分散微球产品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聚苯乙烯微球
氨基聚苯乙烯微球
羧基聚苯乙烯微球
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粒径4μm-22 μm
羧基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粒径4μm-25μm
氨基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粒径 4μm-220 μm
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环氧丙脂 (GMA) 微球 GMA微球 粒径0.3 μ m-9.0μ m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 粒径150nm-950nm
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 粒径1.0μm-12.6μm
单分散羧基二氧化硅微球 粒径150nm-90nm 粒径1.0μm-10μm
单分散氨基二氧化硅微球 粒径150nm-90nm 粒径1.0μm-10μm
彩色微球产品 单分散荧光微球 红色/橙色/绿色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激发波长620 nm-443 nm
红色/橙色/绿色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发射波长680 nm-505 nm
红色/橙色/绿色氨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激发波长620 nm-443 nm
红色/橙色/绿色氨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发射波长680 nm-505 nm
红色/橙色/绿色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激发波长620 nm-443 nm
红色/橙色/绿色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较大发射波长680 nm-505 nm
红色/橙色/绿色二氧化硅荧光微球 较大激发波长620 nm-443 nm
红色/橙色/绿色二氧化硅荧光微球 较大发射波长680 nm-505 nm
单分散稀土荧光微球 红色光单分散稀土荧光微球 较大激发波长395 nm 较大发射波长630 nm 粒径2.0μm-5.0μm
以上产品源于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有其他信息或产品信息咨询我们。
邻苯二甲酸酯聚苯乙烯微球(DAC@PS) 粒径100nm 浓度5%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北一家生物公司,产品服务于金属配合物、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光电材料、点击化学等领域。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产品有纳米材料、荧光染料、点击化学、技术服务、实验耗材和消耗品、仪器设备,合成磷脂、荧光活性染料等
金畔生物 |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haioparticles(5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60nm) |
金畔生物 | CS@Fe3O4 nhaioparticles |
金畔生物 |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haioparticles(8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6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65nm) |
金畔生物 |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haioparticles(100nm) |
金畔生物 |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haioparticles(1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2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30nm) |
金畔生物 | PEG-COOH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75nm) |
金畔生物 | SiO2 coating Fe3O4 nhaioparticles(100nm) |
金畔生物 | Oleic acid modified Fe3O4 nhaio(20nm) |
储存时间:1年保存:冷藏
储藏条件:-20℃
球形纳米铟粉In 粒径60nm-5um粒径可调 Indium(In)nanoparticles
铝粉
片状铝粉
铜粉
片状铜粉
锌粉
银粉
片状银粉
铁粉
钴粉
镍粉
球形镍粉
近球形
片状镍粉
钨粉
球形钨粉
钼粉
镁粉
钛粉
球形钛粉
氢化钛
钽粉
铌粉
锡粉
铋粉
锆粉
氢化锆
铪粉
锰粉
铅粉
氧化硅
氧化锌
氧化铜
金红石-二氧化钛
锐钛-二氧化钛
a-三氧化二铁
y-三氧化二铁
以上内容来自金畔
球形纳米/微米级氧化锡粉末 粒径60nm/5um/500目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试剂、光电材料、碳纳米管、纳米材料、脂质体的研发、定制合成、生产和销售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接受定制,提供核磁,HPLC,LCMS,GC图谱 可放心使用。
相关列表
近球形
片状镍粉
钨粉
球形钨粉
钼粉
镁粉
钛粉
球形钛粉
氢化钛
钽粉
铌粉
锡粉
铋粉
锆粉
氢化锆
铪粉
锰粉
铅粉
氧化硅
氧化锌
氧化铜
金红石-二氧化钛
锐钛-二氧化钛
a-三氧化二铁
y-三氧化二铁
三氧化二铁
四氧化三铁
氧化镍
氧化镁
氧化锡
氧化钴
氧化钇
氧化铈
氧化镧
氧化钐
氧化钪
氧化钆
氧化钕
氧化镝
石墨粉
碳粉
碳化硅
碳化钛
碳化锆
碳化硼
碳化钨
碳化铬
碳化钒
碳化钽
碳化铌
碳化钼
氮碳化钛
氮碳化铝
氮化铝
氮化钛
氮化硼
氮化硅
阿尔法-氮化硅
贝塔氮化硅
氮化锆
(zzj 2021.6.17)
菁染料标记脂质体包载阿霉素/博来霉素的应用以及相关产品
菁染料标记脂质体包载阿霉素/博来霉素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
脂质体的质量控制
1、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采用扫描电镜、激光散射法或激光扫描法测定。根据给药途径不同要求其粒径不同。
如注射给药脂质体的粒径应小于200nm,且分布均匀,呈正态性,跨距宜小。
2、包封率和载药量
包封率:包封率=(脂质体中包封的药物/脂质体中药物总量)×*
一般采用葡聚糖凝胶、超速离心法、透析法等分离方法将溶液中游离药物和脂质体分离,分别测定,计算包封率。通常要求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达80%以上。
载药量:载药量=[脂质体中药物量/(脂质体中药物+载体总量)]×*
载药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剂量,故载药量愈大,愈易满足临床需要。载药量与药物的性质有关,通常亲脂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较易制成脂质体。
3、脂质体的稳定性
1)、物理稳定性:主要用渗漏率表示。
渗漏率=(放置前介质中药物量-放置后介质中的药量)/制剂中药量x*
胆固醇可以加固脂质双分子层膜,降低膜流动,可减小渗漏率。
2)、化学稳定性:
(1)磷脂氧化指数:氧化指数=A233nm/A215nm;一般规定磷脂氧化指数应小于0.2。
(2)磷脂量的测定:基于每个磷脂分子中仅含1个磷原子,采用化学法将样品中磷脂转变为无机磷后测定磷摩尔量(或重量),即可推出磷脂量。
4、防止氧化的措施:
防止氧化的一般措施有充入氮气,添加抗氧剂-生育酚、金属络合剂等;也可直接采用氢化饱和磷脂。
5、脂质体的*:
*的一般方法有过滤*、无菌操作、-射线照射(60钴15~20kGy)、121℃热压*等。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化学科研和定制与一体的高科技化学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化学试剂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涉及产品为通用试剂的分销、非通用试剂的定制与研发,涵盖生物科技、精细化学品、中间体和化工材料等领域。与多家品牌深度合作,渠道广阔,主营产品:原料药,抑制剂,天然产物,COF、MOF单体系列:三蝶烯衍生物、金刚烷衍生物、四苯甲烷衍生物、peg、上转换、石墨烯、光电材料、点击化学、凝集素、载玻片、蛋白质交联剂、脂质体、蛋白、多肽、氨基酸、糖化学等。
相关产品:
RB/罗丹明B标记脂质体包载硫酸皮肤素低聚糖
ICG吲哚菁绿标记脂质体包载纤维二糖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质体包载八醋酸纤维素
FITC标记脂质体包载阿霉素/博来霉素
联合包载阿霉素/siRNA阳离子脂质体
半乳糖化胆固醇配体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
甘草次酸衍生物修饰去甲斑蝥素脂质体
二氢杨梅素长循环脂质体
聚乙二醇修饰的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
聚乙二醇修饰大蒜素长循环脂质体 (PEG-DATS-LCL)
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伊曲康唑脂质体
供应商: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产地:上海
用途:药物载体
说明:可定制
制备纳米级金粉的方法-
超细金粉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珠宝、电镀、化学催化等行业。本发明前,超细金粉以黄金为原料,用王水溶解成氯金酸(HAUCL4),然后通过液相化学还原获得锌粉、铁粉或水合酐。其粒径一般在微米以上,粒径分布广泛。对于≤100nm的颗粒状超细金粉,在生产过程中很难解决颗粒之间的团聚和粒径分布不均匀。
目的是提供纳米级金粉及其制备方法,稳定性好,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
纳米级金粉的制备方法是用水溶解氰化亚金钾,然后慢慢加入还原剂和保护剂。还原剂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烷基硫醇(RSH)、油酸或棕榈酸。
氰化亚金钾中的金还原为纳米金粉。离心分离金粉后,将其浸泡在油酸、棕榈酸乙醇或丙酮溶液中,作为钝化剂吸收多余的油酸或棕榈酸。真空干燥后,获得纳米金粉。具体方法是在200-2000个水中溶解100个氰化亚金钾(重量如下),制备氰化亚金钾溶液。
此外,还原剂100-200份,保护剂5-30份,加水400-1000份,搅拌溶解成还原剂溶液。将还原剂溶液加入氰化亚金钾溶液,加入氰化亚金钾溶液,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清洗液后,用水和乙醇清洗3-5次,pH值为6.5-7.5。然后浸泡在由20种油酸和6-8种乙醇或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搅拌均匀。
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粉粒径为10-30nm,稳定性好,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
抗坏血酸2kg,聚乙烯吡咯烷酮0.2kg溶于4kg水中,制备还原剂溶液。
此外,氰化亚金钾溶于4kg水中,与氰化亚金钾溶液结合。在50℃下,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上清液,用水和乙醇洗三次。
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7.05。然后将其浸泡在由200克油酸和60克乙醇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级金粉。本实施例生产的超细金粉平均粒径为13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的差值≤2nm。实施例2将2公斤抗坏血酸溶解在4公斤水中,形成还原剂溶液。
氰化亚金钾溶解在2kg水中800克,并与氰化亚金钾溶液结合。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搅拌3小时。
离心,吸收上层液体,用水和乙醇清洗三次。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7.01。然后其浸泡在由200克油酸和80克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超细金粉的平均粒径为12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之间的差值≤2nm。
实施例3将2公斤抗坏血酸和0.2公斤棕榈酸溶解在4公斤水中,制备还原剂溶液。此外,100克氰化亚金钾溶于2公斤水中,制备氰化亚金钾溶液。50℃时,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继续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清液,用水和乙醇洗三次。此时,溶液pH值为7.00。
然后浸泡在由50克油酸和15克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本实施例生产的超细金粉平均粒径为10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之间的差值≤2nm。
制备纳米级金粉的方法-
超细金粉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珠宝、电镀、化学催化等行业。本发明前,超细金粉以黄金为原料,用王水溶解成氯金酸(HAUCL4),然后通过液相化学还原获得锌粉、铁粉或水合酐。其粒径一般在微米以上,粒径分布广泛。对于≤100nm的颗粒状超细金粉,在生产过程中很难解决颗粒之间的团聚和粒径分布不均匀。
目的是提供纳米级金粉及其制备方法,稳定性好,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
纳米级金粉的制备方法是用水溶解氰化亚金钾,然后慢慢加入还原剂和保护剂。还原剂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烷基硫醇(RSH)、油酸或棕榈酸。
氰化亚金钾中的金还原为纳米金粉。离心分离金粉后,将其浸泡在油酸、棕榈酸乙醇或丙酮溶液中,作为钝化剂吸收多余的油酸或棕榈酸。真空干燥后,获得纳米金粉。具体方法是在200-2000个水中溶解100个氰化亚金钾(重量如下),制备氰化亚金钾溶液。
此外,还原剂100-200份,保护剂5-30份,加水400-1000份,搅拌溶解成还原剂溶液。将还原剂溶液加入氰化亚金钾溶液,加入氰化亚金钾溶液,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清洗液后,用水和乙醇清洗3-5次,pH值为6.5-7.5。然后浸泡在由20种油酸和6-8种乙醇或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搅拌均匀。
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粉粒径为10-30nm,稳定性好,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
抗坏血酸2kg,聚乙烯吡咯烷酮0.2kg溶于4kg水中,制备还原剂溶液。
此外,氰化亚金钾溶于4kg水中,与氰化亚金钾溶液结合。在50℃下,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上清液,用水和乙醇洗三次。
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7.05。然后将其浸泡在由200克油酸和60克乙醇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级金粉。本实施例生产的超细金粉平均粒径为13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的差值≤2nm。实施例2将2公斤抗坏血酸溶解在4公斤水中,形成还原剂溶液。
氰化亚金钾溶解在2kg水中800克,并与氰化亚金钾溶液结合。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搅拌3小时。
离心,吸收上层液体,用水和乙醇清洗三次。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7.01。然后其浸泡在由200克油酸和80克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超细金粉的平均粒径为12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之间的差值≤2nm。
实施例3将2公斤抗坏血酸和0.2公斤棕榈酸溶解在4公斤水中,制备还原剂溶液。此外,100克氰化亚金钾溶于2公斤水中,制备氰化亚金钾溶液。50℃时,将还原剂溶液滴入氰化亚金钾溶液中,滴入后继续搅拌3小时。离心,吸入清液,用水和乙醇洗三次。此时,溶液pH值为7.00。
然后浸泡在由50克油酸和15克丙酮组成的油酸溶液中过夜。吸收多余的油酸溶液后,真空干燥,即纳米金粉。本实施例生产的超细金粉平均粒径为10nm,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之间的差值≤2nm。
纳米铜锌合金粉
平均粒径(nm)60;纯度 (%)>99.5;比表面积 (m2/g)10.2
产品归类 |
型号 |
平均粒径(nm) |
纯度 (%) |
比表面积 (m2/g) |
体积密度 (g/cm3) |
晶型 |
颜色 |
纳米级 |
Cu-Zn |
60 |
>99.5 |
10.2 |
0.18 |
球形 |
黑色 |
加工定制 |
根据客户需求适当调整产品合金比例 |
产品特点
通过可变电流激光离子束气相法可制备粒径与Cu-Zn成分可控的高均匀混合型纳米铜锌合金粉,产品纯度高,粒度分布均匀,颗粒表面平,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
应用领域
润滑油添加剂
催化剂等
技术支持
公司可以提供纳米铜锌合金粉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技术支持,具体应用咨询请与销售部人员联系。
包装储存
本品为惰气防静电包装,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防受潮发生团聚,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
参数信息 | |
---|---|
外观状态: | 固体或粉末 |
质量指标: | 95%+ |
溶解条件: | 有机溶剂/水 |
CAS号: | N/A |
分子量: | N/A |
储存条件: | -20℃避光保存 |
储存时间: | 1年 |
运输条件: | 室温2周 |
生产厂家: |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文解说色谱填料"孔"的由来
色谱填料(Chromatographic Media)参数有很多,包括物理参数和化学参数,这其中很多人关注填料颗粒的粒径,觉得粒径大小(Particle Size)和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是决定一款填料是否优异的重要参数,觉得粒径越小,分布越窄填料越好。
当然对于粒径做上述理解是不错的,但是相对粒径,多孔色谱填料的孔(Pore)才是重要的,因为多孔填料与目标物的作用绝大部分(>95%)是发生在填料颗粒的内部,即孔内的,所以孔对于色谱填料才是重要的参数,一款填料孔径大小(Pore Size)和孔径分布(Pore Size Distribution),在绝大多数的色谱分离纯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色谱填料的孔到底是什么?
很多的色谱书籍里都把孔描述成“孔道”,说的就好像色谱填料的孔就像是在一个球型山体内挖出一个圆柱形隧道一样,这样只是让人容易理解,其实不然,色谱填料的孔没有那么圆,也没有那么直,而是一种不规则的形状,简单地说就是色谱填料基架(Matrix)中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凸起之间的缝隙;
二、色谱填料的孔是怎么来的?
填料的孔其实是在填料母球基架聚合反应及固化过程中,一些不参与聚合反应的惰性物——“致孔剂”(Porogen)所占据的空间,填料母球固化成球后,致孔剂被通过化学溶解或煅烧等方式去除,剩下来的空位就形成了孔,而致孔剂的种类和使用量等决定了孔的大小、形状、结构和比例等参数。
三与孔相关的一些参数
直接表示孔的参数包括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孔容(Pore Volume)和孔隙率(Porosity),间接相关的是比表面积(Specific Area);
孔径表示色谱填料内部缝隙对目标物分子的可通透性,就是上文所述的凸起之间的缝隙空间大小的一种表示,通俗的比喻就是你再把孔看成是圆柱体的直径,一般用Å表示,1Å=0.1nm;
孔径分布,类似于传统填料的粒径分布,因为致孔剂形成的凸起之间的缝隙有大有小,所以孔径的分布属于高斯分布,其中也包含大孔和小孔,而其中靠近平均孔径大小的才是有效的;
孔容定义为单位质量的多孔颗粒所具备的微孔的容积,单位cm/g或互换单位,大白话就是1克填料内孔体积是多少毫升?
孔隙率是指填料颗粒内部的微孔体积和其表观体积的比值,表示为百分比;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多孔颗粒所具备的所有表面积,包括颗粒外表面和微孔内表面,而绝大部分来自于内表面;
测试多孔颗粒的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等参数的方法包括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等
纳米铜镍合金粉
平均粒径(nm)55;纯度 (%)>99.7;比表面积 (m2/g)12.3
产品归类 |
型号 |
平均粒径(nm) |
纯度 (%) |
比表面积 (m2/g) |
体积密度 (g/cm3) |
晶型 |
颜色 |
纳米级 |
Cu-Ni |
55 |
>99.7 |
12.3 |
0.15 |
球形 |
暗黑色 |
加工定制 |
根据客户需求适当调整产品合金比例 |
产品特点
通过可变电流激光离子束气相法可制备粒径与Cu-Ni成分可控的高均匀混合型纳米镍铜合金粉,高纯净度、粒径均匀、球形状、分散性好、烧结收缩性小、暗黑色粉末。
应用领域
金属纳米润滑添加剂:添加0.1~0.3%至润滑油、润滑脂中,在摩檫过程中使摩檫副表面形成自润滑、自修复膜,降低摩檫副的抗磨减摩性能。与单金属纳米润滑添加剂相比,粉体加入量减少3~5倍,修复时间短,摩檫系数小且长久稳定。
块体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用原料: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粉末冶金烧结制备大块铜镍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支持
公司可以提供纳米铜镍合金粉在润滑油、抗磨剂中的应用技术支持,具体应用咨询请与销售部人员联系。
包装储存
本品为惰气防静电包装,应密封保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防受潮发生团聚,影响分散性能和使用效果。
参数信息 | |
---|---|
外观状态: | 固体或粉末 |
质量指标: | 95%+ |
溶解条件: | 有机溶剂/水 |
CAS号: | N/A |
分子量: | N/A |
储存条件: | -20℃避光保存 |
储存时间: | 1年 |
运输条件: | 室温2周 |
生产厂家: | 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