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显色
你知道常用的双染显色系统有什么吗?
你知道常用的双染显色系统有什么吗?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是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种属的一抗、两种不同种属的二抗系统和不同颜色的显色系统,同时检测组织切片中两种或多种抗原的表达情况。那么,目前常用的双染显色系统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检测系统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能将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氧气(O2)和水(H2O)的过氧化物酶。HRP可以使用DAB作为氢供体,H2O2作为底物,最终产生棕黄色的抗原-抗体结合的产物。
二、碱性磷酸酶(AP)检测系统
DAB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局限性。当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或黑色素含量较高时,DAB不是最jia选择,应采用其他显色剂或碱性磷酸酶。例如,在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诊断中,DAB显示的棕色沉淀物与黑色素瘤表达的HMB45(或S-100)在颜色上难以区分。如果黑色素颗粒较多,很难判断结果。因此,在富含黑色素的肿瘤中,使用红色着色剂有助于更清楚地确定阳性染色。AP系统使用固体红、固体蓝或BCIP/NBT作为着色剂。固红染色阳性结果为红色,固蓝、BCIP/NBT为蓝色。
AP
AP催化固体红显色反应,将萘酚AS-MX磷酸水解为萘酚。萘酚与固体红发生偶联反应,在AP活性中心形成红色不溶性沉淀。苏木精免疫组化染色时,双染色系统固定效果较好。一是结合牢固,二是易于与DAB和苏木精鉴别。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的结果须建立在对阳性对照切片、阴性对照切片成立的基础上,进行染色结果的判读。更多有关免疫组化双染显色系统的相关产品,请联系上海金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盒:显色和比色分析
试剂盒:显色和比色分析 试剂盒:显色和比色分析
在试剂盒实验中各种酶标仪性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中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自从20世纪60-70年代问世以来,Elisa法得到*科研工作者的认可及推崇,在欧美及中国获得很大的推广,尤其是国内生化领域的长足发展。试剂盒有着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很多的优点,它在检测抗体、抗原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深受广大用户朋友的喜爱。然而,在实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特别是显色、比色问题。
显色
显色是ELISA中的一步温育反应,此时酶催化无色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产物。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仍是影响显色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阴性孔可保持无色,而阳性孔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呈色加强。适当提高温度有助于加速显色进行。在定量测定中,加入底物后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应按规定力求准确。定性测定的显色可在室温进行,时间一般不需要严格控制,有时可根据阳性对照孔和阴性对照孔的显色适当缩短或延长反应时间,及时判断。
OPD(邻苯二胺)底物显色一般在室外温或37℃反应20-30分钟后即不再加深,再延长反应时间,可使本底值增高。OPD底物液受光照会自行变色,显色反应应避光进行,显色反应结束时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OPD产物用硫酸终止后,显色由橙黄色转向棕黄色。
TMB(四甲基联苯胺)受光照的影响不大,可在室温中置于操作台上,边反应观察结果。但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宜在规定的适当时间阅读结果。TMB经HRP作用后,约40分钟显色达,随即逐渐减弱,2小时后即可*消退无色。TMB的终止液有多种,叠氮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酶抑制剂均可使反应终止。这类终止剂尚能使蓝色维持较长时间(12-24小时)不褪,是目视判断的良好终止剂。此外,各类酸性终止液则会使蓝色转变成黄色,此时可用特定的波长(450nm)测读吸光值。
比色
比色前应先用洁净的吸水纸拭干板底附着的液体,然后将板正确放入酶标比色仪的比色架中。以软板为载体的试验,需先将板置于标准96孔的座架中,才可进行比色。在加底物液显色前,先将软板边缘剪净,这样,此板就可*平妥坐入座架中。
比色时应先以蒸馏水校零点,测读底物孔(未经任何反应仅加底物液的孔)和空白孔(以生理盐水或稀释液代替标本作全过程的孔),以记录本次试验的试剂状况。其后可用空白孔以蒸馏水校零点,以上各孔的吸光度需减去空白孔的吸光度,然后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