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HACH 2100P 型便携式浊度仪

【简单介绍】

美国 HACH 2100P 型便携式浊度仪 上海金畔生物 021-50837765

【详细说明】

仪器简介:
2100P便携式浊度仪,具有实验室浊度仪的优越性能,既
可用于野外测试,又可用于实验室的水质分析,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废水、
纯水、工业水及环境水的浊度值测量。

技术参数:
符合标准: 满足USEPA 方法180.1 的要求
量程范围: 0 - 1000NTU
测量模式: NTU
精 度: 读数的± 2%
分 辨 率: 在zui低测量范围时为0.01NTU
电源要求: 四节五号碱性电池或可选择整流器
操作温度: 0 到50℃

主要特点:
2100P 浊度仪测量方法是依据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第180.1 号方
法设计而成,采用了先进的双检测光学系统,可补偿样品颜色、光波动以及杂
散光引起的测量误差;信号平均模式的设计,补偿了样品中处于光路上的颗粒
漂移而引起的读数误差。2100P浊度测试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测量过程快速
而简便;灵敏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及时提醒使用者发现并排除仪器故障;哈
希公司的Ratio 光学技术与微处理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仪器的精确度、灵敏度和可靠性。
2100P 浊度仪采用便携式设计:(1)在野外使用,电源由电池提供;(2)坚固的手提箱既可存放仪器,又可安全运输,
且携带方便。

美国HACH 2100N实验室浊度仪

【简单介绍】

美国HACH 2100N实验室浊度仪 上海金畔 01-56902220 400087828

【详细说明】

HACH哈希2100N浊度仪价格报价
仪器简介:
2100N 型实验室浊度仪/浊度计,采用了美国哈希公司技术的光学系统设计 而成,用于教育、科研、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地表水、地下水检测 以及工业过程控制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不同领域的浊度测量。
技术参数:
量程范围:0-4000NTU
精度:(1)0-1000NTU:0.01NTU 或读数的± 2%;(2)1000-4000NTU:读数的± 5%。
测量模式:三种模式:NTU,NEP 及 EBC
比率测量功能:有
zui小取样体积:20mL
分辨率:0.001NTU
电源: 230V,50/60Hz
操作环境:10~40℃,90%相对湿度,在 25℃时无冷凝现象
主要特点:
2100N 型实验室浊度仪主要特点如下:
● 2100N 采用了哈希公司-比率测量技术,保证有效消除色度 的干扰;
● 可编程信号平均功能,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灵敏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及时提醒使用者发现并排除仪器故障;
● 可通入空气对样品测试腔进行吹扫,防止水汽凝结引起的光散射, 因此适合于冷、热水样浊度的测量。
仪器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 HachLinkTM 软件将实验数据直接下载至计算机,便于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免疫比浊法和ps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免疫比浊法和ps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免疫比浊法(Turbidimetric inhibition immuno assay)是抗原抗体结合动态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当抗原与抗体在特殊稀释系统中反应而且比例合适(一般规定抗体过量)时,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的促聚剂(聚乙二醇等)的作用下,自液相析出,形成微粒,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当抗体浓度固定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量随着检样中抗原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液的浊度也随之增加。通过测定反应液的浊度与一系列标准品对照,即可计算出检样中抗原的含量。

免疫比浊法和ps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分类

1.免疫透射比浊法 :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时间内复合物聚合出现浊度。当光线通过溶液时,可被免疫复合物吸收。免疫复合物量越多,光线吸收越多。光线被吸收的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免疫复合物的量成正比。利用比浊计测定光密度值,复合物的含量与光密度值成正比,同样当抗体量一定时,光密度值也与抗原含量成正比。本法较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和火箭电泳等一般免疫化学定量方法敏感、快速简便,但要求免疫复合物的数量和分子量达到一定高度,否则就难以测出。

2.免疫散射比浊法 :一定波长的光沿水平轴照射,通过溶液使遇到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光线被粒子颗粒折射,发生偏转,光线偏转的角度与发射光的波长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颗粒大小和多少密切相关。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即待测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也越多,散射光也越强。散射光的强度还与各种物理因素,如加入抗原或抗体的时间、光源的强弱和波长、测量角度等密切相关。散射比浊法又分为速率散射比浊法和终点散射比浊法。

3.免疫胶乳比浊法 :胶乳比浊法即是将待测物质相对应的抗体包被在直径为1560nm的胶乳颗粒上,使抗原抗体结合物的体积增大,光通过之后,透射光和散射光的强度变化更为显著,从而提高试验的敏感性。

直径为1560nm的胶乳颗粒常见:聚苯乙烯。

 

注意事项

 

抗体(Ab)与可溶性抗原(Ag)反应,形成一定结构的免疫复合物,成为悬浮于反应溶液中的微粒。在沉淀反应中形成的复合物微粒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用仪器检测,提高了检测的速度、灵敏度和易操作性。

免疫比浊测定注意事项:

1、抗原或抗体量大大过剩,可出现可溶性复合物,造成误差。

2、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始终过剩。

3、易受到脂血的影响。

 

发展历程

早期免疫分析通过观察沉淀物形成,凝集及溶血现象发生来分析,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血凝试验、补体结合等。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利用AG-AB复合物形成使浊度改变,再用比浊计来比浊,但因其敏感性差未被接受。

70年代初,开始有自动检测系统,但因其用的是激光为光源,固定波长,灵敏度较低,而且时间一般要2—3小时,很难满足临床需要。

70年代末,速率比浊计的出现,使抗原抗体结合的反应在几十秒内出结果,可以说是免疫化学测定的革命性的发展。

随着标记技术的发展,免疫化学纳入临床化学检验范畴。

脱硫剂在脱硫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是气固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都涉及到复杂的气固传质过程,聚苯乙烯微球可作为脱硫剂制备中的造孔剂,但是目前的技术问题是很难制作出连续均匀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

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一定量去离子水在室温下加入四颈烧瓶中,搅拌混合液至澄清后,加入NaOH/NaHCO3的缓冲溶液和苯乙烯,搅拌2h后快速升温至80℃,在此过程中匀速滴加过硫酸钾溶液,控制滴加时间30min,滴加完毕后恒温反应8h即可得到白色浆状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乳液。

 

所使用的化学材料为:

苯乙烯(液态、级别:分析纯)、过硫酸钾(固态、级别:分析纯)、氢氧化钠(固态、级别:分析纯)、十二烷基硫酸钠(固态、级别:分析纯)、碳酸氢钠(固态、级别:分析纯)。

方法一:

1,取氢氧化钠和碳酸氢纳各0.1g+0.001g配成复合缓冲溶液。

2,取过硫酸钾0.45g±0.001g去离子水20ml±0.1ml,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配成0.1mol/L 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3,取十二烷基硫酸钠 1g±0.001g,去离子水500ml+0.1ml在室温下加入一个1000mL的四颈烧瓶中,搅拌混合液至澄清后,取氢氧化钠和碳酸氢纳缓冲溶液10ml和苯乙烯3ml,搅拌2h后快速升温至80℃,在此过程中匀速滴加过硫酸钾溶液10ml +0.1ml,控制滴加时间30min,滴加完毕后恒温反应8h,停止搅拌与加热,待自然冷却至常温即可得到白色浆状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乳液,乳液中的微径平均为50nm

方法二:

1,取氢氧化钠和碳酸氢纳各0.1g+0.001g配成复合缓冲溶液。

2,取过硫酸钾0.45g±0.001g去离子水20ml±0.1ml,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配成0.1mol/L 的过硫酸钾水溶液。

3,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 g±0.001g,去离子水500ml+0.1ml在室温下加入一个1000mL的四颈烧瓶中,搅拌混合液至澄清后,取氢氧化钠和碳酸氢纳缓冲溶液10ml和苯乙烯5ml,搅拌2h后快速升温至80℃,在此过程中匀速滴加过硫酸钾溶液10 ml +0.1ml,控制滴加时间30min,滴加完毕后恒温反应8h,停止搅拌与加热,待自然冷却至常温即可得到白色浆状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乳液,乳液中的微径平均为60nm

wyf 04.12